Category Archives: 能源新聞

北京朝陽區免費接種流感疫苗門診名單出爐,請收好

北京朝陽區免費接種流感疫苗門診名單出爐,請收好

好消息,全市免費流感疫苗接種來了

接種服務將延續至12月15日

這份朝陽區免費接種流感疫苗門診

名單請收好~

怎樣接種?

趙少康曝太太得知參選反應 加碼爆:侯友宜更怕太太

免費接種人羣包括本市中小學生及年滿60週歲以上的京籍老年人,可由相關責任單位統一組織,分批、分時段預約接種。中小學生由學校組織,在徵得學生家長同意下統一接種;本市年滿60週歲以上的京籍老年人,可由村/居委會組織,憑本人有效身份證或社保卡,在約定時間段到流感疫苗接種門診進行接種。

在哪接種?

金钟温古又讽今 「台湾电视史」超有梗引笑声

朝陽區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的門診名單具體如下↓↓↓

注:具體以實際出診情況爲準

准老公深夜直捣张钧宁香闺 柯汶利「蹲」厕所刻意装不熟

SOME MORE

北京市已進入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呈現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的態勢,做好防護很重要。生病了怎麼辦?如何做好防護?這些事情要知道。

生病了應該怎麼辦?

1、絕大多數呼吸道感染預後較好。病毒感染一般都有3-5天病程,治療過程中不要過度焦慮,短時間內一般不需要反覆就診。

2、如症狀較輕,可採用對症治療,對症治療藥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藥店均可購買。

3、流感病毒感染時,建議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沒有特效藥物,主要以對症治療爲主。

4、對於有基礎疾病的脆弱人羣,或持續高熱不退者(≥3天),出現喘息或呼吸困難症狀者,應及時就醫,查明病因,規範治療。

2023款欧拉好猫海口地区上市 官方限时钜惠2.2万

5、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當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不要帶病上課或上班。

6、家中有2個及以上孩子時,家長應及時幫助孩子主動隔離,做好玩具和用品清潔消毒,避免過多密切接觸。

废液处理企业成污染源头,污染后果咋认定

7、儘量減少到人羣密集場所活動,在人羣密集場所、公共場所活動或就醫過程中應規範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一般人羣應如何預防

1.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接種流感疫苗能有效減少發生流感的機率,減輕流感症狀,防止肺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超級吞噬系統 月落歌不落

2.建議家中每天開窗通風至少2次、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30分鐘,並做好居家清潔和消毒。

3.注意呼吸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認真洗手講衛生。

4.減少到人羣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適時科學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不烟酒却罹食道癌!医揪致病关键 1习惯风险最高

5.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勞。

福建:与金马“新四通”积极推进取得实效

市民朋友,讓我們增強防護意識,守護好個人健康。

編輯 陳豔婷

仙道空间
网游之末日剑仙 头发掉了

當前呼吸道疾病呈現哪些流行趨勢?傳染性更強了嗎?專家詳解

當前呼吸道疾病呈現哪些流行趨勢?傳染性更強了嗎?專家詳解

(原標題:當前呼吸道疾病呈現哪些流行趨勢?傳染性更強了嗎?專家詳解)

當前呼吸道疾病呈現哪些流行趨勢?傳染性更強了嗎?專家詳解(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喬業瓊)隨着冬季來臨,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近期,醫療機構的門急診數持續處於高位。今年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趨勢如何?什麼情況下需要及時就醫?就此,記者採訪了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

「樂天集團日」登場 樂天銀行強化生態圈加贈好禮

當前呼吸道疾病呈現哪些流行趨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月發佈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指出,今冬明春可能會面臨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風險。11月13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要堅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關注肺炎支原體、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熱、諾如病毒感染等的流行情況,加強監測預警,掌握病毒活動強度、病毒變異等變化。

“今年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確實比較高,尤其是在兒童當中。”李侗曾向記者介紹,目前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等。

周村区城北路街道:483户居民搬迁住新楼

李侗曾提醒,現在流感的發病率正處於上升趨勢,有可能還會繼續增加,呼吸道的其他病原體種類也比較多,所以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

今年呼吸道疾病傳染性更強了嗎?

李侗曾介紹,大部分呼吸道疾病都具有傳染性,有的傳染性比較強,比如流感,有的傳染性稍弱,比如肺炎支原體。但就目前流行的呼吸道病原體而言,沒有發現傳染性增強,其致病力、傳染性和以前相比也沒有明顯區別。

“可能是過去三年大家防護措施做得比較好,感染減少了,所以體內針對這些病原體的抗體水平普遍下降了。”李侗曾分析,也就是說,病原體的傳染性沒有增強,但是人體相應的防護力下降了,所以可能導致感染的人數增加了。

湖州长兴县6.23亿元挂牌一宗低密商住地 将于12月14日出让

如果出現了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如何判斷是否屬於傳染性疾病?

“一般情況下,在家庭內出現聚集病例,或者是學校、幼兒園出現聚集病例,也就是多人發病,通常認爲屬於傳染性的疾病。”李侗曾解釋。

他舉例,如果在單位、學校、幼兒園等人羣聚集場所,周圍有人出現呼吸道疾病的症狀,之後自己也出現了相應的症狀,那麼就要考慮是被傳染的,可能是一種傳染性疾病,需要做好自我隔離,不要帶病上學、上班,避免傳染給更多人。

哪些情況需要到醫院就醫?

執子之手,將子扛走 小說

爲了儘量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在什麼情況下到醫院就醫比較合適?

李侗曾表示,對於老人、幼兒、孕婦,有基礎疾病、免疫力低下以及肥胖等高風險人羣,感染後更容易發展爲重症。所以一旦發病,應儘快就醫,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對於普通人羣,如果在休息期間高燒超過3天沒有緩解趨勢,或者有劇烈的咳嗽、胸痛、胸悶、呼吸急促、喘憋等,嬰幼兒出現餵食困難,甚至有嗜睡、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也應該及時就醫。

“呼吸道疾病的症狀都比較像,包括髮燒、咳嗽、咽痛等,有些人症狀可能會比較重,比如有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痛、乏力等全身症狀。一般情況下,出現前述症狀之後,只要居家休息,對症治療,很多人是可以自愈的。”李侗曾稱。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召开在沪主要金融机构座谈会

新北市新卸任校长交接 校长父女档齐获侯友宜勉励

昨夜今晨丨門診不輸液?市兒童醫院專家詳解

昨夜今晨丨門診不輸液?市兒童醫院專家詳解

(原標題:昨夜今晨丨門診不輸液?市兒童醫院專家詳解)

得摇摆选民得天下

兒童醫院雙院區日接診量超過1.2萬人次,

爲何門診不輸液?專家解答

伴隨着秋冬季來臨,也進入了呼吸道疾病高發期。不少孩子出現咳嗽、感冒、發熱等症狀,其中有的孩子“中招”支原體肺炎,令家長心疼不已。天津出現流感小高峰了嗎?是否出現混合感染?又要如何處理呢?11月19日《12345熱線在行動》專欄對此進行了關注。

【最好的10副眼鏡】Bito創意總監劉耕名╳TVR 504:不完美也可以變成自己的標誌

亿万豪门:首席总裁深深宠

天津市兒童醫院通過設計應對診療高峰預案、開設夜間門診等方式,多措並舉應對診量激增情況,盡全力縮短患兒的候診時長。天津市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呼吸感染科專家鄒映雪介紹說,最近這一週,兒童醫院兩個院區日門診量和急診量加起來已經超過12,000人次了。也就是意味着,醫護人員全天24小時不間斷地在接診,最多的時候兩院區夜間診室的醫生加起來將近40人,但仍有部分患者要等候一段時間才能看上。按預測到現在這段時間,支原體肺炎應該是呈現一個感染下降的趨勢。但緊接着流感再擡頭,而且在肺炎支原體感染後期也發現了混合感染特別多,跟流感跟腺病毒混合感染,容易激發細菌感染,這樣就增加了救治難度。也使得一些病人反覆到醫院就診,也增加了家長患兒的身心負擔。

“現在常見的患兒當中常見的症狀是什麼?哪些是需要上醫院快速解決的?哪些是可以自行做一些簡單處理的?”對於這個問題,鄒主任說:“我們對呼吸道感染的認識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兩個,一個是發熱,一個是咳嗽。對小朋友來講,發熱可能突然發生,在所有的感染病原體之後,病情都是分成輕症和重症。我建議,如果你發熱體溫從一個低熱的趨勢,就是37度5~38度5之間,孩子一般情況穩定,又沒有嚴重的合併症的話,是可以居家觀察服藥的。但是如果體溫超過39度,而且自己服藥不容易降下來,還出現了嚴重的咳嗽、呼吸增快、還有進食少、精神不振或者是嘔吐、腹瀉這樣一些呼吸系統以外的症狀的時候,你要及時就醫。

鄒主任特別提醒,“現在看到一種現象,孩子就是簡單的幾聲咳嗽,並沒有明顯的發熱,但是他可能在各大醫院當中頻繁的奔波,反而造成了交互感染、交叉感染,後期又出現了發熱,所以就使得診治過程非常複雜。所以從醫生這個層面的話,也是希望大家在就診前有一個自我的評估,孩子的一般情況是不是好,精神狀態有沒有受到影響,飲食是否正常,他的體溫是不是超高熱,不能用常規的藥來控制下來,還有是不是出現了嚴重的不可控制的咳嗽、喘息,還有手腳發涼,孩子煩躁或者是睡眠太多,這些重症的傾向。如果是簡單的一個低熱,輕微的打噴嚏流鼻涕,我覺得還是居家觀察一兩天比較好。”

對於反反覆覆咳嗽半個多月,也沒有什麼其他特別的症狀的患兒,鄒主任說:“一次普通的呼吸道感染過程兩三週很正常,只要這個咳嗽沒有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不影響晚上的睡覺,都是比較正常的。但是有以下這些情況需要重視,一個是感冒後咳嗽持續4周以上;二是出現了夜間咳嗽;三是有大量咳痰。這時候就要去呼吸專科來看,就不要去擠急診了,尤其是對那些既往有過敏體質或者是有些過敏證據的孩子,咳嗽時間比平常的小朋友還要長,那就去真的需要去呼吸科評估一下,是不是感染後的咳嗽或者是感染引發了咳嗽變性哮喘。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就是一個鼻炎、鼻涕反流或者是上氣道的炎症刺激的上氣道咳嗽綜合徵,這三個在普通的感染和有過敏體質的這樣人當中非常的常見。

美房市热度稍降 成屋中间价下跌

爲何兒童醫院門急診不給孩子輸液?

鄒主任澄清說,兒童醫院從來沒有禁止門急診輸液。大部分兒童的生病是不需要通過輸液來治療的。如果孩子能吃藥就儘量不打針,能打針的孩子儘量不輸液。輸液的話從大面積上來講的話,增加了聚集度,也增加了大家的負擔,而且你輸的這個藥往往都是沒有確切的對疾病的治療價值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是重症、需要輸液治療,又進不了醫院,我們醫院急診、觀察室、留觀、輸液一直是開放的,沒有禁止過。

阿宅们涌进芒果TV打投,只为这一曲《极乐净土》

鄒主任說:我們把肺炎需要輸液的梳理一下——健康兒童在急性感染病原體的作用下引發的肺部的炎症,發熱、咳嗽,呼吸困難,還有肺內囉音,影像學異常都是它的特徵。孩子肺炎主要病原體是病毒、百分之五六十都是病毒;支原體在5歲以上的兒童佔的比例比較大,感染之後大概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會發展爲肺炎;這麼一算,細菌性肺炎佔的比例並不是很高。輸液輸的是什麼?

21天后跟合租房的前辈结为夫妇的故事

抗菌藥,抗菌藥治療的是什麼?細菌性肺炎。病毒,除了流感以外還是口服爲主的奧司他韋,其他沒有抗病毒藥,您就不需要輸液;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是細菌性肺炎,你得知道什麼菌,輸這個液纔有效,要不然你就是通用型的這樣的一個廣譜的藥去輸。

我們最常見的有一些醫院在輸的液,有藥代動力學的要求,有的要一天可以一次,有的要一天必須2~3次纔有效,難道要帶孩子一天去三次醫院輸液嗎?這個問題就出來了——所以支原體而言,我們推薦的一線的抗菌藥是:大環內酯類的,包括紅黴素、克拉黴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和阿奇黴素口服效果治療、輕症支原體肺炎,和輸液效果一樣。紅黴素一天要輸3~4次,沒有地方可以這樣做。所以輸液輸的是什麼抗菌藥你要明確,我也看到我們天津有的醫院在輸頭孢或者是青黴素的製劑,口服阿奇黴素加上輸點中藥來治療支原體肺炎,這就有問題了,這個問題在哪?因爲支原體對β內酰胺類的,就是我們常見的頭孢和青黴素它是無效的,病原體本身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細菌,它沒有細胞壁,這些藥對它無效的。

所以輸液在很多疾病當中,我們衡量過以後,其實是弊大於利的,不建議盲目的跟風輸液,我們在成人醫院門診輸液早就停止了,急診輸液也是治療危重症重症爲主,所以這個問題我是覺得可能有一個誤區。

台中国家歌剧院凸凸厅首开放演出 《自由步》舞出肢体之美

有市民建議,最近天壇醫院、朝陽醫院開始實行一種叫先化驗再診療的一種方式,可以精簡流程,也縮短等候的時間,減少往返診室的次數。兒童醫院是不是也可以採取這樣的方式?對此,鄒主任做了迴應:“我們一直在討論前置化驗的問題。因爲兒童的疾病比較複雜,如果你首次來就診,有發熱、咳嗽,可能掩蓋了其他很多疾病,兒童就診還是要把重症早期識別,所以醫院現在討論怎麼加強預檢分診,在什麼位置上開前置化驗、首診、複診的分開,家長的訴求也要考慮到,正在梳理這個流程,近期可能會啓動。對於複診去化驗的孩子可能會先開化驗單,但首診疾病不明確的,或者有一些危險因素的,不能先開化驗單,這個事情要客觀梳理。兩歲以下的小朋友都是高危人羣,得了肺炎,死亡風險會很高,所以醫院也會更關注這些高危重症人羣。

這3個因素,或是導致人體怕風怕冷的原因,看完學會正確應對寒冷

這3個因素,或是導致人體怕風怕冷的原因,看完學會正確應對寒冷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人,這類人不僅對溫度比較敏感,而且屬於“見風倒”,只要一吹風,就會冷得直打抖,而且由於這種現象很常見,所以在大多數人看來也都屬於正常現象,這或是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導致的。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爲,總是畏懼寒冷,怕風,可能是由於身體原因所致,是某些病症所引發的症狀。那麼,總是怕風怕冷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種怕風怕冷的症狀,在中醫學上叫做“畏寒”,而大多數人出現“畏寒”的情況,多半是病理性原因所致。而人體之所以會出現畏寒的情況,這3個常見因素或是主要原因,別不以爲意,看完學會正確應對寒冷。

1.氣血虛

氣血虛,是導致大部分人畏寒的一個常見原因。因爲當人體氣血不足時,身體的禦寒能力就會有所下降,而且氣血虛還會使得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足,導致人體維持表皮的能量不夠。

所以,若是由氣血虛所引起的畏寒症狀,患者可在平日裡通過食用一些補中益氣的湯藥來滋補氣血,從而避免“見風倒”的發生。

2.陽氣不足

陽氣不足,也是導致許多人容易出現,怕風怕冷症狀的常見因素。由於現在大多數人都會有經常熬夜的習慣,而且在平日的飲食上也越發的放肆,經常吃一些寒涼性食物,所以陽氣不足也是現在大多數人都常有的症狀。而畏寒怕冷就是陽氣不足最爲典型的症狀表現。

而陽氣不足,除了會引發畏寒怕冷等症狀以外,患者或還會經常出現手腳冰涼、易出汗,以及食慾不佳等多種表現。所以,針對於這種症狀所引發的畏寒,人們也可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來調理體內的陽氣,改善畏寒怕冷的情況。

3.肝氣鬱結、不疏

在中醫看來,肝氣鬱結同樣也有可能會引發畏寒怕冷的症狀,尤其是對於一些經常出現四肢冰冷、手腳麻木等症狀的人來說,他們出現這種症狀或與長期性的肝鬱氣滯,心態不佳有關。

所以對於這類患者來說,若是想要改善胃寒的症狀,那麼就需要改善肝氣鬱結的症狀。而想要緩解或改善肝鬱氣滯的症狀,除了必要的飲食調理以外,改善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也非常的關鍵。

總之,對於生活中天生比較怕冷畏寒的人來說,總是容易出現“見風倒”的症狀,或是由於以上這三大因素所引起的,只要根據自身的症狀,對症下藥,或就能夠有效地緩解怕風怕冷的情況,不再被“見風就倒”的症狀所困擾。

真 好 麥 餐館

【本圖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葉小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绿苋菜”与“紫红苋菜”,到底有哪些区别?这3点不同很关键

御獸進化商 琥珀鈕釦

快讯/传内部民调最高有望接棒赵天麟 黄捷:不论是谁都团结守下

眼睛不適不是過敏 “陽了”後多人已中招

眼睛不適不是過敏 “陽了”後多人已中招

“我陽了以後右眼紅3天、流淚明顯增加了”、“我發燒好了以後左眼怕光很明顯”、“我測抗原陽了2天后看東西有點模糊”……

近日,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眼部不適。醫生提醒:感染新冠後發現有眼部症狀,要警惕病毒感染引起的結膜炎,應儘快到眼科就診。

01 8歲男孩眼睛紅腫是藥物過敏?

8歲的小宇前幾天感染了新冠病毒,第一天發完高燒,第二天就退了。正當張女士在慶幸孩子中的是“幸運株”,沒吃多大苦時,發現孩子退燒四五天了,眼部周圍出現了紅色的斑點,眼睛也有些紅腫。

“媽媽,我的眼睛有點看不清東西。”小宇的話讓張女士緊張起來,她擔心孩子是藥物過敏,1月1日一早便帶着他到寧波北侖二院的皮膚科檢查。醫生了解病情後,建議他們轉診眼科。

库斯途降价优惠5万 礼享十月购车季

眼科副主任胡靜微發現,小宇的雙眼膜呈不規則白點狀浸潤。結合孩子時不時流淚、眼睛睜不開、視力模糊等症狀,胡靜微判斷小宇確實不是藥物過敏,而是得了病毒性角結膜炎。

02 30歲男子高燒不停流淚是得了“哭株”?

無獨有偶,1月1日下午,30歲的胡先生也因眼睛分泌物過多來院就診。胡先生說自己是個工作狂,因爲年關將近,公司的事情很多,想着自己年輕扛一扛就好了,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第一天,發着39.5度的高燒還在公司裡上班。沒想到第二天早晨起來,他發現自己的眼睛變得又腫又紅,眼睛分泌物也增多,還不停流眼淚。

這難道是中了傳說中的“哭株”?趁着中午休息間隙,他趕緊到醫院檢查,最終也被確診爲病毒性角結膜炎。

以何迎接寒冬?蕉内的新品类、新标准、新联名

03年輕姑娘發燒後眼紅畏光流淚

“我發燒3天后出現眼睛明顯不適,好幾天了,怎麼辦?” 近日,小鄒(化名)急衝衝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就診。

20歲出頭的小鄒說,陽後發熱差不多第3天,感覺眼睛有明顯不適,眼紅,看東西不舒服,怕光,還流眼淚,分泌物增多。她上網一查了,覺得有點像病毒引起一些角膜炎,連忙上醫院。

“檢查發現是病毒引發繼發的細菌性結膜炎的改變,問題不是特別大。”接診的副主任醫師劉輝說,眼部檢查做出來都還好,所以就給予了相應抗菌抗炎治療,滴眼藥水即可。除了小鄒,這天劉輝還接診了一位陽後出現眼睛明顯不適的病人。

04新冠病毒可引起眼部疾病

布林肯强力呼吁邀请台湾参与WHA 大陆外交部回应了

稳住别浪 跳舞
生生相错

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眼科學分會發布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眼病防控專家共識(2022年)》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引起眼部疾病,比例爲0-35.71%,其臨牀表現多樣,且眼表是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

全能 高手

1月4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諸曉楓醫生告訴記者,在最近的臨牀診療中,患者們的具體表現包括眼睛或眼眶周圍脹痛不適,眼睛又紅又腫,畏光、流淚不止,更有嚴重者甚至出現了視物模糊、視物變色的情況,十分難受。

不爽北京?使用微信就叛国 金正恩扫荡战目的曝光

諸曉楓表示,結膜炎是最爲常見的新型冠狀病毒眼病,可能與新冠病毒直接侵害結膜組織或者新冠病毒感染機體後免疫系統攻擊結膜組織有關。

據介紹,有些病例研究報告顯示,患者主要表現爲眼紅、腫、痛、癢,畏光、異物感、流淚等不適,可有水樣或黏液樣分泌物,一般不伴有明顯的視力下降。患者可單眼或雙眼發病,可發生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各個階段,包括潛伏期。

此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可累及角膜,引起炎症;另一方面,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免疫力下降,也可能誘發激活潛藏在角膜的病毒。

諸曉楓強調,特殊時期,大家儘量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長時間用眼、儘量不要佩戴任何類型隱形眼鏡。

寧波北侖二院眼科副主任胡靜微提醒,一旦眼睛出現畏光、流淚、眼痛、眼紅甚至視物模糊,請及時到眼科門診就診,進行對症治療。

概伦电子(688026.SH):以7500万元认购思瑞浦50.16万股股份

醫療Instagram+問答+匿名社交,“醫聯”正在打造一個僅供醫生分享互動的垂直社區

醫療Instagram+問答+匿名社交,“醫聯”正在打造一個僅供醫生分享互動的垂直社區

很多進入移動健康醫療領域的團隊都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我們也想做醫生社交,可是太難了。通過與各方接觸我將難點做了一下整理(歡迎來評論中補充):

1.醫生對實名執行有所顧慮,不希望自己傳達的信息被誤解甚至曲解,導致不必要的問題。

2.高強度密集的工作狀態致使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分享自己的材料,特別是老資歷的醫生。

3.剛入手的新人醫生希望獲得更多學習機會,另一方面老資歷的醫生又可能希望遇到更多棋逢對手的同行,如何把握社區中的平衡?

4.對於那些沒有互聯網敏感度,卻又積累了非常多內容資源,年紀稍大些的醫生,如何去做推廣?

5.如何解決手機拍照上傳,像素不高顯得不專業的問題?

方舟效应

最後一個問題其實國外一個叫Figure 1的App已經解決了,它被稱作爲移動醫療界的Instagram,通過照片分享的方式吸引醫生交流討論。至於像素嘛,我非常欣賞隱士說過的一句話,“我想探討的是非專業的圖片格式醫學影像有沒有價值”。

也就是說,拋開所謂研討會、專業性,還需要有一些產品解決相對長尾的需求。(當然,以後還算不算長尾就不知道了)

醫聯創始人王仕銳自己是一名醫生,他認爲除了學術期刊、科室或者院內研討外,還需要一個交流場景可以消化那些平時照顧不到的案例、問答和情緒輸出,而碎片化移動社區,是不錯的場景。

相對初級些的醫生,以學習爲主,希望獲得更多病歷或者解答,而部分權威醫生則有興趣建立個人品牌口碑,不再依託於醫院,做醫療版的“知乎大V”。鑑於此,醫聯製造了一個純粹爲醫生打造,也只有醫生可用的實名+匿名垂直社區。

成交带量 月、季线黄金交叉 建碁热映 后市俏

病歷分享作爲其中的一大需求,醫聯做的比較簡單易用,比如支持多次上傳疊加內容,每張圖片下方都可以評論交流。王仕銳解釋說,一個診斷療程包括初診、檢查、治療等等多個環節,分多次記錄更加符合邏輯。

病歷分享對於伸手黨和學習黨非常實用,但對於那些很忙卻又很有價值的醫生羣體,該怎麼黏住呢?王仕銳說:5%的人表演,95%的人圍觀是最可能形成的結果。5%目標用戶:1.學術性;2.希望得到欣賞或者反饋。

於是線下推廣時,他們會強調“大V”品牌,同時建議醫生藉助助理來維護自己平臺,釋放圖片。並且定期組織醫學記者做話題採訪,將他們的回答整理到問答環節。手術中的醫生建議通過助手來做圖片記錄。

問答功能可以看做是移動端的知乎,相對初級的醫生怎麼認同自我價值呢?王仕銳認爲,雖然大V更希望牛人過招,產生學術“爭吵”,但新病情、新技術的輸出,是每一個醫生都有機會做的事情。

深夜病房是個非常有趣的環節,只會在晚上12點至2點開放,滿足醫生匿名社交需求。除了吐槽外,醫聯團隊更希望醫生願意指出平時病歷中出現的小瑕疵。

目前醫聯還處於內測階段,總共推廣1000名醫生,從已有的交流狀態來看,收藏和點贊是遠大於評論的,我想這是做大面積推廣時需要跟蹤的問題。關於最後的形態,醫聯團隊已經開始在App裡做藥品推廣,之後可能會通過聚集醫生羣體,對接需要人工醫療服務的其他產品,做匹配診斷等等。

醫聯團隊共有20人左右,創始人和聯創是連續創業者,目前拿到了3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

相似的產品,在國外還有ResearchGate,和丁香園有些像,以及Doximity。

觀點只爲拋磚引玉,歡迎大家來討論:leah110at36kr.com!

混凝土車突然軟腳陷落天坑 高市府查出是箱涵老舊肇禍

注:報道所涉融資金額由對象公司提供保證,36氪不作任何形式背書。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Leah]

国泰、富邦各捐款1500万元 赈济高雄火灾

台北慶仁安居社宅招標 拚118年完工

胃不舒服怎麼辦?按摩手上穴位可緩解

胃不舒服怎麼辦?按摩手上穴位可緩解

(原標題:胃不舒服咋辦?按摩手上穴位可緩解)

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人飲食不健康,引發消化不良?胃部脹氣?吃多了胃不舒服?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除了吃藥,還可以用穴位按摩來解決這些事情,今天小編就教一教大家,如何緩解胃部不舒服!

腸胃不好的原因

精神緊張: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酗酒無度: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過度疲勞:無論是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如果疲勞過度,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粘膜受到損害。

飢飽不均: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飲食不潔: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在潰瘍病人中,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90%,而潰瘍病治癒後,該菌亦消失。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不潔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安徽舒城:暖心“食堂+外卖”点亮晚年幸福“食光”

晚餐過飽: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百年の孤独

信评开枪 三商美邦人寿再降评

如何緩解胃部不舒服?按摩手上穴位擺脫胃部不適

东博会:“展”新升级,“会”四面来客

“養胃藥”之一:勞宮穴

勞宮穴(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在五行中屬火,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精神緊張、促進食慾。

“養胃藥”之二:大陵穴

大陵穴(腕橫紋掌側的中點)在五行中屬土,對應着脾胃,可看成是心包經上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過這個穴位來進行調理。

“養胃藥”之三:內關穴

渣男回收俱乐部

湖南古商城招募爆乳女财神拜大年

內關穴(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是治療胃腸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揉此穴對治療胃痛、噁心、嘔吐等症有不錯的療效。

每天15分鐘做兩項練習 有效增強核心

每天15分鐘做兩項練習 有效增強核心

本站體育8月7日報道:

花莲推绿色城市 低底盘电动巴士上路

增強核心對於跑者至關重要,它可以讓跑者身體更強壯,跑速更快,降低受傷風險。增強核心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堅持做下面這兩項練習即可。兩項練習依次進行,每項堅持1分鐘,做完之後休息1分鐘。連續做5個循環,耗時15分鐘。

永鈴戯5

1、V型姿+波比操

奶爸JOKER

先躺在地面上,然後將軀幹和雙腿同時擡起,雙手去接觸腳尖,此時只有臀部接觸到地面。然後將雙腿下降到地面,擺出坐姿。接着雙手支撐地面,雙腿發力將身體向空中躍起,雙手在腦後交叉。接着再躺在地面,重複練習1分鐘。

2、俯臥撐休息

完成第一項練習之後,緊接着進行第二項練習。擺出高位平板撐的姿勢,將體重集中在上半身。雙手位於肩膀的正下方,從腳踝到肩膀的身體部分在一條直線,臀部不能下沉也不能翹起。保持這個姿勢1分鐘。完成之後休息1分鐘,再繼續從第一項練習開始。

以军公布突袭约旦河西岸画面:深夜开枪抓人 称抓捕60多名哈马斯成员

亚大现代美术馆办丁衍镛回顾展

3年小有成 黄博志酿500瓶柠檬酒

濱州沾化區開展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健康查體活動

濱州沾化區開展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健康查體活動
掌门仙路 小说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3日訊 爲全面掌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紮實做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服務管理工作,進一步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濱州沾化區馮家鎮開展“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健康查體活動。

《半导体》景硕5月营收连3月攀峰 逐月看升至Q3

此次健康查體活動設置了血壓、身高、體重等常規體格檢查,及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和彩超等輔助檢查項目。檢查中,醫護人員通過引導老人依次進行各項檢查,並針對老人存在的健康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倡導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安全,保持良好的心態,切實爲老人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升恒昌抢搭NFT潮 发虎年玉玺酒数位套组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通訊員 沾化臺 張鬆 韓玲 濱州報道

戀愛 魔法 奇蹟 線上 看

现代汽车与PIF合资在沙特建厂

中央确定江苏省十大城市!南京没有悬念,南通仅排第六

新北三重中山橋公車撞貨車!傳出9名乘客受傷 情況尚不明朗

守護寶寶生命安全不能等 從「新」開始坐汽座 要賭意外會發生 「座」好安全措施以降低傷害程度

守護寶寶生命安全不能等 從「新」開始坐汽座 要賭意外會發生 「座」好安全措施以降低傷害程度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 ╱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資深主治醫師吳昌騰】

沒有什麼事比維護生命安全來得更重要!因此,帶寶寶外出搭乘汽車時,務必讓寶寶坐在安全汽座上,避免萬一發生事故時,造成永遠難以彌補的遺憾!而這樣的習慣應該從「新」開始,從小「坐」起,愈能幫寶寶養成乘坐汽座的好習慣!

汽車安全座椅具有分散撞擊力道的功能,發生事故時,可提高75%的安全性,降低孩子頸部73%的衝擊力並減少71%的死亡率。這樣的數據是否讓你對寶寶的行車安全有所重視?

當寶寶搭乘汽車時,務必使用汽車安全座椅,雖然已經宣導多年,也有愈來愈多的父母身體力行,但其實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寶寶第一次搭車就應上「座」

就像看着初生的太阳:韦伯捕捉到了一颗活力四射的年轻恒星

請開車的父母想一想:何時開始讓寶寶坐在汽座上?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表示,「長期以來,在產檢的衛教中,就有宣導父母開車接新生兒回家時,應備有安全汽座,但臺灣不像國外有嚴格規定:沒有嬰兒汽座,醫院是不準寶寶出院的,而且連警察都有攔路檢查的公權力」。

《半导体》联发科2020年每股赚26.01元 毛利率写近6年高峰

她觀察,即使年輕父母對此的接受度愈來愈高,但始終難以全面嚴格執行,只是維護生命安全不能等立法,而是必須靠習慣的養成!彭純芝理事指出,「讓寶寶從第一次搭車就使用汽座,很容易幫孩子養成乘坐習慣,因爲從小就坐在固定的位子上。若父母必須獨自帶寶寶駕車外出,把寶寶放在後座的汽座中,即可在前安心駕駛」。

或許有父母認爲,適合新生兒的搖籃式汽座,價錢不低,使用時間不長,買了不划算,暫時先抱着就好。彭純芝理事表示,「無法預期交通意外事故何時會發生,突如其來的衝撞力道,會使抱着寶寶的手不自覺鬆開,加上慣性作用,將讓寶寶飛出車外而受重創」。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急診兒醫經常可見未坐汽座而受傷案例

鎮守急診室多年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資深主治醫師吳昌騰,看過很多孩子沒有坐兒童安全汽座而受傷的案例,「有的是家長抱着寶寶坐在副駕駛座上,意外發生,小孩彈出車外;有的是大一點的孩子坐在後座,雖然繫上了安全帶,但翻車後,安全帶勒住孩子的脖子;還有案例是父母同時帶好幾個孩子出門,因車子無法容納多個安全汽座,所以有的有坐安全座椅,有的沒坐,發生車禍後,沒坐的孩子受了傷,有坐的孩子則沒事」。

他補充,「孩子被父母抱着坐在副駕駛座上,有的孩子是從擋風玻璃飛出去,身受重傷;有的孩子是被爆開的安全氣囊撞擊,而使頭部受到重創」。由於頭頸部是相對脆弱的部位,一旦受傷嚴重,很容易造成一生的傷害,不可不慎啊!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要賭意外一定會發生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J神

巴勒斯坦问题峰会闭幕 埃及呼吁保护平民免遭威胁

一瞬之间 裸之业界物语

吳昌騰醫師表示,「是否讓孩童坐汽座,全憑家長對安全的在意程度,有非常在意的,也有非常不在意的」。不可諱言的,不少父母抱持僥倖心態,賭交通意外一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強調,「父母應該賭一定會發生,但該怎麼做能夠降低事故發生的傷害程度,而不是賭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提醒,「凡有自家車的父母,應該把兒童安全汽座當做車上的標準配備」。尤其「馬路三寶」多、摩托車多,還有駕車技術不好的駕駛也多,就算父母自認駕駛技術不錯,也不能不防這些人突如其來的違規行爲,「唯有完整做好安全措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

火车先生

※原文刊載於2023年10月號《媽媽寶寶》440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8277

※延伸閱讀

汽座該怎麼挑?醫師分享挑選3要點&2 Tips讓孩子乖乖坐汽座!

汽座媽媽高珮華專訪:當母親不能有任何妥協!看孩子在車子全毀下活着,才發現爸媽要堅持的永遠不嫌多

天下烦恼

【更多內容都在2023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